分类: 认识运动

想要活的健康,势必不能少了运动。运动不只是活动筋骨、炫耀肌肉,而是一种讲求过程和效率的生活形式。

瓶装水也会过期?泡面过期没差?5种你以为不会坏的食物,也可能伤肾致命

【早安健康/蔡经谦报导】不少日常食品即便印上保存期限,在许多民众的印象中仍可久放,甚至拿来食用,包括瓶装水、茶叶、蜂蜜、酒、泡面与罐头等。虽然这些过期食物看似吃了无妨,但若已经变质,不仅恐引起肠胃炎、伤肾,甚至还可能让人肉毒杆菌中毒死亡。 (编辑推荐:药拆封能放多久?过期药怎麽处理?药箱大扫除6步骤正确回收顾环保)

目录

  • 瓶装水也会过期?食药署:添加物恐变质
  • 茶叶过期不会坏?专家曝3观察要点
  • 蜂蜜无保存期限?久放後香气、营养成分会流失
  • 酒越陈越香?恐影响口感,让酒体变质、腐坏
  • 泡面氧化有油耗味别吃!罐头膨胀恐有肉毒杆菌,最严重恐致死

中医五脏排毒线上课程|超早鸟32折,即将调涨!6大对症实作三伏贴教母亲身示范 一起运用刮痧拔罐解痛消水肿

瓶装水也会过期?食药署:添加物恐变质

零热量、无加糖的瓶装水看似摆再久也不会坏,为什麽水也会有过期问题?原来和制程有关。根据食药署资料,「包装饮用水」的制造过程会经过过滤杂质、消毒杀菌、添加内容物、装瓶等4步骤。

在「添加内容物」步骤,可因应不同需求或为了维持水质添加原料,包括二氧化碳、氧气、或矿物质浓缩液等,而这些原料都有保存期限,放久了有变质或被污染的风险。

北荣临床毒物与职业医学科主任杨振昌受媒体访问说明,这些添加物若放太久,可能会让细菌滋生。若民众不慎将过期瓶装水喝下肚,万一里头有细菌,不仅可能壤人肠胃炎而脱水,甚至还会伤害肾脏,建议民众在保存期限喝完。

茶叶过期不会坏?专家曝3观察要点

不论是红茶、绿茶,还是乌龙茶,乾燥的茶叶总给人过期不会坏的印象。而在各类茶中,「普洱茶」更是越陈越香,甚至有百年的普洱茶茶饼曾在2019年香港拍卖会上拍出1亿元台币的价格,但茶叶过了保存期限真的不会坏吗?

食品技师张邦妮受媒体访问说明,茶叶会经乾燥加工再密封包装,虽不开封可长时间储放,但保存时间仍会依发酵程度有所差异,通常发酵程度越高,保存期限就越长,如红茶的保存时间就比绿茶久。

由於茶叶并不会「瞬间坏掉」,民众可透过「外观」、「嗅闻」、「冲泡」等3条件判定茶叶是否变质:

  1. 外观:是否发霉、受潮结块。
  2. 嗅闻:是否有酸味或陈年潮湿气味。
  3. 实际冲泡:是否茶色黯淡、混浊、香气稀微、带有酸味

尤其在购买常被久放的普洱茶需特别注意,若发现茶叶有霉,或闻起来让身体不舒服,不论茶叶有没有坏掉,都不宜选购、不该喝下肚。 (编辑推荐:不小心喝到过期牛奶怎办?牛奶放过期竟变身去污、补裂痕、防虫好帮手)

蜂蜜无保存期限?久放仍会变质,让香气、营养成分流失

蜂蜜常被民众认为「不会坏」,甚至有民众认为保存期限只是因应法规而印,真正的蜂蜜「无保存期限」,这是真的吗?曾获国家头等奖、台南市特等奖等奖项的大自然养蜂场负责人陈德明,受媒体访问说明,尽管蜂蜜能存放很久,但仍会逐渐变质,产生「梅纳反应」,让颜色也逐渐变深,香味、营养成分逐渐消失,最後只留下甜味。

此外,蜂蜜含有酵母菌、乳酸菌与各类酵素,开封後会接触空气与水分,加速蜂蜜发酵,可能产生酒味与结晶,尽管未必「坏掉」,但会令蜂蜜难倒出,建议民众趁新鲜食用蜂蜜。

酒越陈越香?恐影响口感,让酒体变质、腐坏

酒总给人「越陈越香」的印象,让不少民众购回後久放,舍不得喝。然而酒类能放多久,以及是否越陈越香,需依种类而定。

根据酒商「百酒楼」资料,酒精浓度低於20%的酒款都会腐败。而每种酒款的保存期限也各不相同,若超过保存期限,或保存不当,不仅影响口感,还可能造成酒体变质、腐坏。

就常见的葡萄酒来说,保存环境与适饮期相当重要,由於多数葡萄酒并非为了让人存放陈年而酿造,因此未必「越陈越香」,反而会令果香变得单薄而影响口感。

此外,尽管酒精浓度高於40%的烈酒不会坏,但仍会有风味上的变化。若开封後没有喝完,酒液就会在瓶中氧化,有时不会越陈越香,反而会令风味逸散而影响口感。

泡面氧化有油耗味别吃!罐头膨胀恐有肉毒杆菌,最严重恐致死

能久放的泡面与罐头是不少人的防灾食品,然而若过了保存期限就要小心,吃下肚不仅影响健康,最严重甚至恐致死。营养师吴怡玫受媒体访问指出,泡面在保存过程会缓慢氧化,产生过氧化物、丙二醛等物质,一旦已出现油耗味,不仅影响风味,还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自由基,建议有油耗味就别再食用。

另一方面,尽管在乾爽、阴凉环境保存,且罐体没有凹陷、变形、生锈的罐头即便超过有效期限,也不需立即丢弃,但若罐头已膨胀,或发觉有异味,即不可食用,否则恐有肉毒杆菌中毒风险。

一旦肉毒杆菌中毒,可能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症状,还可能影响神经,造成视力模糊、吞咽困难,甚至导致四肢麻痹、呼吸困难而死亡。

参考资料:
  1. 真的假的!瓶装水会过期?
  2. 市售瓶装水也会过期? 食药署:忧添加物变质
  3. 一饼普洱茶价1亿元,「可以喝的古董」未来会涨多少?
Read More..

洪晓蕾扁桃腺发炎插管急救!医:严重致「深颈部感染」死亡率飙8成

【早安健康/蔡经谦报导】47岁名模洪晓蕾日前前往西班牙旅游时,因咽喉肿胀、无法吞咽就医,结果竟然住进了加护病房,甚至需要插管治疗,前夫王世钧(改名王世腾)紧急赶往照护後表示,原来洪晓蕾是因扁桃腺炎,并交叉感染,才会如此严重,虽然病情已稳定,但仍须仰赖呼吸器。

根据《镜周刊》、《ETtoday》报导,洪晓蕾前夫王世钧指出,洪晓蕾抵达西班牙第二天就因咽喉肿胀、无法吞咽而挂急诊,医师研判再不处理,就会呼吸困难,因此安排直接住进加护病房,虽然已逐渐好转,但仍未完全排除危险,医疗团队也决定再多观察一天,再决定是否开刀。
最後5天!限时超早鸟3折,即将调涨! 中医五脏排毒 线上课程∣妇产科权威郑丞杰医师、前行政院长夫人一致推荐

扁桃腺发炎、咽喉炎差在哪?未洗手接触口鼻就可能被感染

突然发生在洪晓蕾身上的扁桃腺发炎,是咽喉发炎的一部份。综合高雄荣总、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资料,扁桃腺发炎与咽喉炎的分别,在於受感染的咽喉部位不同。

扁桃腺位於喉咙後端,可大致分为「小舌头」旁、鼻子最深处的鼻咽部及舌根等处,是两块像扁桃般的组织;咽喉则是連接鼻腔後部、口腔後部的通道,范围更大,扁桃腺炎和咽扁桃腺炎都隶属於咽喉发炎的一种。

至於急性咽喉炎(包括扁桃腺炎)则多由感冒病毒,或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每年约有40%民众会罹患该症。需要注意的是,该症可透过飞沫、接触传染,且大人、小孩都可能被感染。

扁桃腺发炎、咽喉炎看似小病却要警觉!严重感染需插管、恐致死

急性咽喉炎、扁桃腺发炎是多数民众都曾经历过的「小病」,症状多为喉咙痛、发烧、发冷、头痛、颈部淋巴腺胀痛、乾咳等症状。

但是,根据台大医院资料,若是相对严重的A型链球菌感染,未经适当治疗甚至恐引起猩红热、风湿性心脏病、急性肾丝球肾炎、化脓性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等严重并发症。

另一方面,长庚医院耳鼻喉部主治医师李学禹、辛立仁曾受媒体访问分析,一般的扁桃腺发炎插管治疗确实比较少见,不过扁桃腺发炎後,一旦细菌感染恶化,导致喉部会厌软骨等组织肿胀,甚至引起深颈部感染,就容易导致呼吸困难,需要插管治疗。若在3、4天後仍无法拔管,则需进行气切手术,才能确保病人呼吸畅通。而引起深颈部感染的危险族群包括:

  • 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
  • 年龄大
  • 免疫力不全
  • 喉部曾进行放疗、化疗等

除了受病毒,细菌导致的急性感染外,若民众平时因空气污染、抽菸、喝酒、爱吃刺激食物、用口呼吸等因素,导致咽喉慢性发炎,也恐出现喉咙痛、異物感、常想清喉咙、說话吃力、沙哑等微小不适。

而根据新光医院健康管理部医疗副主任柳朋驰的受访资料,慢性发炎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若合并严重细菌感染,单纯的扁桃腺发炎就恐演变成深颈部感染,甚至会影响到心脏、肺脏等多重器官,死亡率将高达7~8成。

咽喉炎、扁桃腺炎何时该看医生?5诀窍日常保养、提升免疫力

高雄荣总建议,若急性咽喉发炎时,咳出綠色、黄色黏痰,并出现发烧、耳痛、出红疹等症状,就应尽速就医。同时可透过下述步骤应对:

  1. 大量饮水(汤、茶、果汁也可以)
  2. 透过适量止痛药止痛、退烧
  3. 多休息
  4. 不要抽烟

若民众罹患的是慢性咽喉炎,则应尽速排除致病原因。自己可透过漱口水减轻不适症状,并应避免抽菸、喝酒、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桃园医院护理师王韡儒则建议,透过以下方式提高免疫力,保养扁桃腺:

  1. 每天至少喝2000~3000ml的水
  2. 避免熬夜
  3. 保持口腔清洁
  4. 规律运动
  5. 多摄取奇异果、柳橙、青花椰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参考资料:
  1. 【独家】洪晓蕾惊传西班牙插管急救! 状况不明「社群消失快1周」
  2. 独/洪晓蕾一到西班牙「隔天进ICU」!前夫想带回台治疗…被告知危险病情
  3. 独/洪晓蕾最新病况曝光! 前夫王世均赶往西班牙:未排除危险
  4. 扁桃腺炎
  5. 慢性咽喉炎
  6. 高烧
Read More..

医师94公斤瘦到70公斤的超级餐盘!戒掉这食物先成功一半

减重医师李唐越过去一度胖到94公斤,直到周遭同事看不下去、还被减重门诊的患者质疑:「医师自己这麽胖很没说服力!」他才真正下定决心开始减重,後来果真奋战成功瘦到70公斤!

「只要吃足够的蛋白质与纤维质,无形之中就可以达到减醣的效果,等於说吃完了蛋白质跟纤维之後,也没有太大的空间再去吃那些饭和面这类精致淀粉。」李唐越医师分享自己的瘦身餐盘,除了贴近「211 餐盘」原则,其实以「视觉化」的方式减重,可以更轻松瘦下来!
【中医五脏排毒:从「系统知识」到「对症实作」16堂课|线上课程问卷】 2分钟填问卷领$250折价券
今天准备餐点时就照医生的建议吧!美味、饱足感、瘦身三赢!

重点1:一个餐盘至少一半放蔬菜

蔬菜最好选择当季食材、五颜六色鲜蔬,尽量选择多种蔬菜搭配,不要只有单一种蔬菜,可以更多元摄取需要的营养素,例如青椒、深绿色叶菜类、十字花科蔬菜也有利於肝脏解毒、补充维生素C;黄色的玉米笋、红色的甜椒,多样化蔬菜也助於摄取多元植化素与足够的纤维。但是地瓜、南瓜、山药、玉米等高热量蔬菜要算在淀粉类。

重点2:餐盘

另一半放优质蛋白质、淀粉

另外半个餐盘,蛋白质和淀粉的比例可以是2:1蛋白质优先选择鸡蛋、鸡肉、鱼肉、海鲜,或是瘦一点的牛肉和猪肉;淀粉类除了注意份量之外,最好是选择非精致淀粉,比如糙米饭、地瓜。

tips:想减肥「这种食物」一定要戒

减肥千万不能只靠一种极端式饮食法,营养不足可能更伤身,更重要的是我们根本不可能每天只喝无糖绿茶、无糖黑咖啡过一辈子。李唐越医师回想当时变得爱吃、变胖的原因,原来是陷入高热量食物的陷阱。「这些食物有个特徵,就是你吃下去会很快乐、觉得心情放松,可是你不太会吃饱,会越吃越多!或者你以为吃饱了,不到 2 小时又会开始饿、不满足,又开始想要找东西吃!」

这样的食物多半高淀粉、高油、高糖,比如炸薯条、炸鸡块,通常这类垃圾食物或「超加工食品」,都不容易让人有饱足感,越吃越多、热量又高,当然让人发胖,因此李唐越医师建议,减肥关键一步,其实是要戒掉这些食物!

【早安健康.图解健康】点我看更多精采图解!

参考资料:
  1. 94公斤瘦到70公斤!型男医师减重奋斗史:6秘诀不节食不复胖

看了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挥别上半年的辛苦与不顺!把握2023下半年开运4行动,财运大旺又有好人缘
  • 胖到84kg、体脂破50%!她靠黄金7招甩43kg「瘦了半个自己」
Read More..

玫瑰花茶抗氧化、缓经痛、助眠!医:3类人少碰

【早安健康/吴旻珊报导】炎炎夏日来一杯饮料,是许多台湾人消暑的不二选择,除了基本的红茶、绿茶和奶茶外,味道清香的花茶类饮品也相当受欢迎,日前就有网友在脸书社团分享,自己一时兴起买了玫瑰花茶喝,没想到喝完肚子狂滚、一晚连续跑6次厕所,让她忍不住哀嚎「这饮料根本是浣肠药!」

为什麽喝玫瑰茶会容易拉肚子?孕妇、有手术安排者等3类人要少碰

【中医五脏排毒:从「系统知识」到「对症实作」16堂课|线上课程问卷】 2分钟填问卷领$250折价券
其实玫瑰花茶好处多多,像是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可缓解经痛、放松情绪和助眠,抗氧化成分可养颜美容,再加上大量维生素C,在预防感冒和提升免疫力上也有帮助,但印度NTR健康科学大学医学博士Jabeen Begum表示,维生素C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过量更会刺激肠胃黏膜,这也是为什麽喝完玫瑰花茶,容易导致腹泻、恶心、头痛和胃灼热。

此外,玫瑰花茶含有丰富的单宁酸等成分,根据肠胃科权威新谷弘实医师在《不生病的生活》一书中的解释,单寧酸会使蛋白质凝固、对胃黏膜产生不良影响,更有研究指出常喝富含丹寧酸的茶,会发现胃黏膜变薄的萎缩性变化,所以如果本身肠胃功能就不太好,最好要避免一次喝下好几杯玫瑰花茶。

而从中医角度来看,玫瑰花茶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和顺堂中医诊所提醒,月经量大的朋友喝下容易造成血流量增加,而《健康2.0》的文章中,赖睿昕中医师也建议孕妇少喝玫瑰花茶,避免流产的机率提升。最後,近期有手术安排者,也要少喝玫瑰花茶去影响伤口复原的状况。

【不适合喝玫瑰花茶的人】

  • 孕妇
  • 月经量大者
  • 有手术安排者

除了玫瑰茶,这3款手摇饮的热门饮品也会造成「跑厕所跑不停」

近年手摇饮的菜单越来越多元,夏天酷热时节,特别是芦荟、决明子等清爽口味的饮品最受欢迎,想减重的民众也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蜂蜜,提升甜味同时也避免摄取太多糖浆,但您可能不知道,这三种高人气的饮品系列,也可能会造成拉肚子:

1.芦荟:

食药署规定,芦荟需要完全去皮才能食用,因为芦荟表皮含有大量的芦荟素,吃下肚後容易促进大肠蠕动、导致腹泻,限制每天摄取不得超过10毫克,而长庚医院肾脏科医师颜宗海也指出,过量摄取芦荟的话会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

2.决明子:

食药署的《食品安全周报》中提到,决明子是一种天然泻剂,业者往往会透过加工加热的方式来减少其致泻成分,也因为其通便的效果、类似咖啡的清香,和其他茶种搭配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成为许多饮料族的心头好,然而有些人食用处理後的决明子产品还是会产生腹泻,建议饮用前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肠胃健康状况,避免腹泻不已。

3.蜂蜜:

有些人会选择蜂蜜系列的饮品来替代糖浆,但宋明桦营养师提醒,蜂蜜本身具有润肠的功效,所以比较容易导致腹泻,所以除非是本身长期受便秘、排便不顺苦恼的人,否则最好都不要空腹喝蜂蜜,不然很可能出现肠胃不适的问题。

参考资料:
  1. Rose Tea: Is It Good for You? Pros and Cons, Nutrition Information, and More
  2. 不是大冰奶!她点1饮料「1晚跑6次厕所」吓歪…求饶:根本浣肠等级
  3. 空腹一杯蜂蜜水清肠又排毒?「蜂蜜」3大常见迷思,营养师一篇解
  4. 喝玫瑰花茶当心狂拉!医曝4种人不建议 改喝这杯养颜美容
  5. 过量芦荟恐导致腹泻、肝肾衰竭 
Read More..

脖子肿误认长年甲亢检查竟是淋巴癌!医嘱:胃痛、腹胀3症状勿轻忽

【早安健康/蔡经谦报导】许多人长年有胃胀、胃痛、甲状腺亢进…各式各样的「老毛病」,因长久以往,习以为常,就忘了追踪检查。敏盛综合医院一般外科主治医师陈荣坚於脸书撰文分享案例,一名长年有甲状腺亢进,压力大时甲状腺会稍微肿的女性,近日再度因脖子肿大就医,竟发现是淋巴癌所致,他提醒民众,「别因熟悉的老病症,而忽略疾病治疗」!

长年甲状腺亢进,忽视脖子肿块警讯!小心淋巴癌上身

【中医五脏排毒:从「系统知识」到「对症实作」16堂课|线上课程问卷】 2分钟填问卷领$250折价券
这名40多岁女子在20几岁时,一开始每次脖子肿大都很紧张,还曾有过因头部有伤造成颈部淋巴结肿大,紧张就医却被医师嘲笑的经验,因此後来逐渐放松警惕。

陈荣坚医师分享,该患者後来在前来就诊的半年前,察觉脖子肿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且「摸起来和以前不太一样、有一点硬」,但因担心自己大惊小怪,结果拖了一段时间才就医。不料,详细检查後竟发现是淋巴癌造成,接受化疗後,淋巴结才逐渐消肿。

颈部肿块成因多,4特性恶性风险高不容忽视

颈部肿块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甲状腺问题最常见,包括甲状腺机亢进等甲状腺功能异常。而根据澄清医院卫教资料,其他肿大的因素包括淋巴腺肿大、唾液腺肿大等,可能由病毒、细菌感染,或唾液腺炎等因素导致。

需要注意的是,颈部肿块也潜藏着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澄清医院建议,若民众发现肿块越来越大、肿块有变小但未消失、声音改变、吞咽困难或疼痛等症状,应尽早检查才最安全。彰化基督教医院则提供了恶性风险较高的肿块特徵,供民众参考:

  • 特性:硬且固定、不能移动
  • 大小:大於2公分时,发炎造成的淋巴结肿大少超过2公分
  • 皮肤表面异常:肿块表面出现溃疡、破皮等症状
  • 其他:颈部肿块同侧的耳朵痛、耳鸣、闷塞感或听力变差

肚子痛也是常见的「老毛病」,却要小心不只是肠胃不好!下一页看看更多医师案例说明

Read More..

胃肠名医观察:罹癌最常见1习惯!行医45年从没生病的8个饮食秘诀

【早安健康/新谷弘实(纽约贝斯以色列医院医师)】我担任医师的四十五年间,从来没有生过病。十九岁时罹患流行性感冒,是我最後一次接受医师治疗。

我在美国和日本从事医疗工作。医师,是一种肉体和精神都非常辛苦的工作。即使如此,我依然能够一直保持健康,就是因为每天都实践着某种健康法的缘故。
【中医五脏排毒:从「系统知识」到「对症实作」16堂课|线上课程问卷】 2分钟填问卷领$250折价券
我亲身实践这种健康法,实际体认到它的效果後,也开始介绍我的病人尝试。结果,与原本就健康的我比起来,他们的效果远在我之上。特别是接受我治疗的癌症病人,充分理解这种健康法,并确实实践之後,癌症的复发率几乎等於零。

你的健康由你吃的食物来决定

不论任何人,如果从年轻时起就习惯吸菸、喝酒,以肉食为主,很少吃蔬菜、水果,并且大量摄取牛奶、优酪乳、奶油等乳制品,到了六十岁左右,一定会出现生活习惯病。

例如,遗传性动脉血管较弱的人就会形成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胰脏较弱的人则可能出现糖尿病;女性的话,可能会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症等,而且容易恶化成癌症;男性方面,若摄护腺肥大可能形成摄护腺癌,有时还会发生肺癌、大肠息肉、变形性关节炎⋯⋯会出现什麽样的疾病,依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而有所不同,很难预料,但是会引发某种疾病是可以确定的。

我以胃镜和大肠镜诊察病人的胃相、肠相大约两年後,便开始询问病人的饮食习惯,其中最先进行详细调查的就是癌症病人。

一般人在健康检查或看病时,也可能被问及生活习惯,但绝大多数都将重点放在「现在」,其实这没有太大的意义。要知道发病的原因,有必要先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亦即在多长的时间中以何种频率摄取了什麽食物。或许有不少病人记忆不全或草率应答,但如果医师耐心询问,相信可以了解很多事情。例如现在同样每天喝一杯牛奶的人,是出生後立即摄取奶粉,还是成年之後才养成喝牛奶的习惯,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调查癌症病人的饮食习惯,可以发现大多数人都习惯摄取大量荤食,如肉、鱼、蛋、牛奶等动物性食物。而且,越年轻发病的人,通常也越早开始频繁而且大量的摄取动物性食物(特别是肉类和乳制品)。乳癌、大肠癌、摄护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等,虽然引发的癌症种类不同,但这种倾向却是共通的。

不论罹患任何癌症,几乎没有例外,病人的肠相都不佳。因此,我认为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癌症的病人,很可能也伴有大肠息肉,甚至大肠癌,建议务必接受大肠镜检查。

天然食物有益身体健康,但「吃的幸福感」也不能忽略!下一页看看45年不生病的医师有哪些饮食秘诀吧

Read More..

辣妹健走边走边想「我很辣」这三件事,医赞有益心血管、防失智,身心双赢!

【早安健康/蔡经谦报导】健走是民众熟知的简易运动方式,觉得单纯健走好无聊吗?近年TikTok(抖音)上开始流行「辣妹健走」(Hot Girl Walks),至今已累积超过66亿次的观看次数,而且还在持续增加当中。专家指出,辣妹健走是个「双赢」活动,若能搭配脑中的「想法」健走,在增加每日运动步数、预防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的同时,还能达到正念效果。

辣妹健走(Hot Girl Walks)无门槛!风靡全世界的健走运动法

情绪低落、焦躁不安?脾气难控制?4/13(四)能量工作坊,强大自信能量,翻转健康、财富、找回魅力。最後8名,立即报名>
「辣妹健走」最初於2021在TikTok开始流行,最初发起该活动的内容创作者为Mia Lind,她受访指出,辣妹健走为4英里(约6.5公里)的户外健走行程。和其他运动相比,辣妹健走的运动方式相当简单,只需要在健走时想着3件事:

  1. 你感激的事 
  2. 你的目标与如何达成该目标
  3. 自己走起来多辣

Mia Lind补充说明,辣妹健走最棒的部分是几乎没有门槛,主要任务是透过健走让女性能团结,并且增加身体、心灵的益处。此外,穿着与感觉良好也是辣妹健走的重要部分,当你觉得自己很棒,就能「站得更高」。

辣妹健走起源於新冠疫情流行时,Mia Lind之所以想发起活动,是因为疫情期间无法与大学姐妹会成员团聚,在家隔离就像被关起来一样,後来在妈妈的鼓励下,开始出外散步,才慢慢觉得好多了。

辣妹健走至今在TikTok已累计超过66亿次观看,美国各州都有集体辣妹健走的团体,也有爱好者声称,辣妹健走的习惯有助於扩大交友圈。

辣妹健走无门槛!健走加正念双赢:降低心血管疾病、失智风险,还有益身心健康

辣妹健走和其他未经认证的流行健身方式不同,辣妹健走的原则是「健走」与「正念」,这两项都获得不少专家、研究的支持,健走不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还可以改善记忆、认知能力、减轻压力、改善心情、降低死亡率。 (编辑推荐:日走4000步防失智!一诀窍再加强最高可降62%失智风险)

「和医师健走」(Walk With a Doc)创始人、心脏病专家David Sabgir指出,健走最大的特点是它非常简单,尽管辣妹健走的6.5公里对许多民众来说可能是个挑战,但即便是稍微走动,就能对健康带来益处,且益处会随着走路步数而增加,每周走150分钟以上就是个很棒的目标。

专门研究感恩、同理心与神经可塑性的加州大学马歇尔学院(USC Marshall School)神经科学家Glenn Fox则表示,辣妹健走的民众能增强心理健康与自我评价,这是因为他们可能会受益於感恩的良性循环,从而锻链心灵与个人意志、减少分心,并更专注於个人的富足与力量。

美国心理治疗机构「Berman Psychotherapy」临床医师Kylie O’Driscoll也认为,在健走的过程中,多花点时间了解身体的感受、闻到的气味,也是建立正念(mindfulness)的方式之一。她进一步补充,若是一个人辣妹健走,还能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不仅可以让自己变得平静、舒适,也更能自我接纳。

虽然希望维持正面想法,但是也不用担心负面想法会阻碍辣妹健走的积极性,Kylie O’Driscoll指出,负面想法很可能在健走时会悄悄出现,建议此时承认这些想法,而非拒绝它。「你可以让这些负面想法进入心灵,并告诉自己,此时自己选择释放它,就像一片叶子顺流而下。」辣妹健走应对负面想法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我很辣」,没有必要负面看待自己。相对地,拒绝通常会给予负面想法更多力量,并让这些想法在脑中成长,在心中占据更多空间。

德州大学麦高文医学院(The McGovern Medical School at the …

Read More..

卧床长辈牙龈肿痛、口腔恶臭,一通电话申请到宅牙医这样做

谘询专家/黄茂栓(台北医学大学口腔卫生学系教授、双和医院牙科部主任)

一位年近九十的长者,因二度中风成为植物人,肢体受限无法自主照顾口腔健康,家属虽有心照顾但难以周全,老人家出现牙龈红肿发炎、口腔异味恶臭等情况,考量他身上放置有鼻胃管、气切管及导尿管等维生设备,就医恐劳师动众甚至影响病情,所以迟迟无法成行。
自信能量决定你的人生!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拥有更多美好:财富、健康、人际、快乐、魅力。能量工作坊,立即报名>
像上述长者的情况并不少见。黄茂栓指出,当家中有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的身心障碍亲人,照护上大多会先关注病情复健,口腔清洁往往是被忽略的一块,即使照顾者有心为病人清洁牙齿,但因为没受过专业训练,难以彻底执行,以致於病人口腔健康拉警报,甚至演变为严重蛀牙、牙周病,影响进食功能,冲击整体健康。

想带身障家属就医,往往也是困难重重。他表示,一般民众一年的牙科就医率大约为四八%,但身障者不到三○%,因其肢体活动受限、咀嚼吞咽困难、口腔肌肉及神经敏感等因素,治疗牙齿需要受过特殊训练的牙医及设备,因此看牙变成浩大工程,影响就医率。

特殊需求者口腔照护中心

看到特殊病人的需求,双和医院二○○八年设立「特殊需求者口腔照护中心」,专门服务特殊需求病人,包括先天性疾病、唇颚裂、发展迟缓、学习障碍、先天或後天受伤导致身心障碍、顽固性癫痫、多重障碍、颜面损伤、失智症、植物人等领有身心障碍手册者,以及牙科恐惧及失能长辈等,每年约服务七千人次。

黄茂栓表示,「特殊需求者口腔照护中心」有「手术型牙科治療椅」,可使病人平躺,必要时可使用束缚板保护及协助就诊,另有全套麻醉相关设备,包括麻醉机、标靶型镇静舒眠麻醉机、电子式插管喉头镜、内视镜等,可於门诊进阶治疗室区,直接进行镇静或全身麻醉。顾及突发状况意外,还有电击器及制式标准型急救车等设备。

针对无法到中心治疗的行动不便者,与就医困难的中度、重度与极重度身心障碍民众,经审核通过後,则会提供「到宅医疗服务」。

编按:根据到宅牙医范纲信医师的介绍,到宅牙医申请资格包含失能老人(符合长照2.0资格)、中重度以上身心障碍者,「原则上只要无法独立出门看诊的病患,都属於可以申请到宅医疗的范围。」

另外,健保署提醒,若家人有牙医到宅医疗照护需求,可至健保署全球资讯网查询参与计画院所资讯,如居住地附近无院所提供该项服务,可协请牙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及各县市牙医公会转介或拨打健保署免付费专线0800030598洽询,手机请改拨02-4128678。
黄茂栓指出,到宅医疗团队所需的人力物力庞大,医疗团队每次出诊都得背负重达五、六十公斤的行动医疗器材及药品前往,虽然辛苦,但为了病人的口腔健康,大家都勇於承担。到宅医疗服务服务项目包含牙周病紧急处理、牙结石清除、牙周暨龋齿控制基本处置、涂氟、简单性拔牙及单面蛀牙填补等。他表示,双和医院持续关注身心障碍等特殊需求民众的口腔健康,努力成果得到国际医院联盟(IHF)之「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奖」殊荣,并於第四十届世界医院大会上颁奖表扬,并得到国内「国家品质标章」的肯定。

「推动身心障碍及特殊需求民众的口腔健康,是一条辛苦而长远的路程,双和医院牙科团队未来仍秉持热忱和爱心,坚持走对的路,继续为有需要的民众付出。」黄茂栓坚定地说。

本文摘自《全龄顾齿攻略:北医大13位医师联手解答》/林惠君、陈培思、黄筱佩/天下文化

看了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睡觉磨牙原因?磨牙害牙齿酸痛、脸型改变?牙医详解治疗方法!
  • 80岁阿公一觉起床假牙没了!2重点小心牙周病「吞牙夺命」
Read More..

久坐聊天看电视,和吸菸一样致命!台大医:2个动作远离慢性自杀

【早安健康/台大医院老年医学部 曾佩玲管理师】 久坐竟和吸菸一样致命 是一种慢性自杀

静态行为在现今是很常见的生活型态,近年来已成了新兴威胁健康的因子之一,而且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其实相当普遍。
自信能量决定你的人生!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拥有更多美好:财富、健康、人际、快乐、魅力。能量工作坊,立即报名>
60岁以上老人 平均花8-11小时从事静态行为

根据研究指出,老人家是较容易会长时间从事静态行为的高危险族群,平均每天静态时间可超过12小时。同时目前全球各国对於高龄老人静态行为的研究显示,美国平均每天从事静态行为时间为8.5小时;日本为7.6小时;英国为10.3小时,而我国研究结果,则显示高龄老人每日平均从事静态行为的时间为8.2小时。

那麽,大家对於静态行为这个名词还是很陌生对吧?

静态行为包括了生活形态中的看电视、阅读书报杂志、使用电脑/网路、兴趣嗜好(如:下棋)、用餐、与亲友聚会/聊天、开车/乘坐交通工具、工作及其他活动(如:宗教活动)等等。

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静态行为」,是老年人常见的、甚至说绝大多数的生活模式。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居住在社区的60岁或60岁以上的老人,在其日常活动中花费在静态行为的时间,已高达每天8 – 11时。

久坐等静态行为 增加代谢症候群和死亡风险

更可怕的,目前研究已经证明,长时间处於静态行为逐渐被认为会威胁许多的健康层面,甚至会直接影响提高死亡率、以及过重或肥胖、腰围异常,与其他代谢症候群等方面的风险。由此我们知道,静态时间增加,罹患疾病与面对死亡的风险可能快速攀升。

另外甚至也有专家学者比喻并且呼吁:静态行为对健康的危害已与抽菸无差别了!请记得:「静态行为是一种新的抽菸行为」。我们常常听到人家说抽菸是一种慢性自杀,那麽当静态行为能成为一种新的抽菸行为时,就足以形容它的潜在严重性。国外研究都一再显示,静态行为与其身心健康的关系,确实已经具有非常的相关性。

生活品质是关键!每日至少走动50分钟、伸展5-10分钟

高龄老人静态行为的时间与生活品质较低是有相关性的,且与死亡风险也是。研究证据更证实,过量的静态行为,之所以会影响老年人的各种慢性疾病与死亡风险,可能的原因便是在於长时间的静态行为会影响许多生理系统的稳定、造成功能退步。

韩国专家在2019年报告指出,每天花费很多时间在静态行为上的高龄老人,往往在生活品质方面会明显产生问题,其中包括自我护理,日常活动,疼痛/不舒服,和焦虑/忧郁等都是;反之,每天花费较少时间在静态行为的高龄老人,则较少会出现影响生活品质的问题。

所以,老人家自身与照顾者有意识的减少静态行为,对於改善健康议题(忧郁、焦虑和压力)和老人的生活品质是有帮助的。目前对於静态行为的改善方式,还没有国际统一的标准建议,但也许可以从在静态行为中增加中断次数:譬如每50分钟起身走动、伸展5-10分钟…做起,将静态行为对身体心理潜在的危险降低。

看了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久坐癌症死亡风险增82%!研究:一天160秒这样动降31%三酸甘油酯
  • 研究:坐着看电视1小时,短命22分钟!5伸展运动甩开久坐风险
Read More..

耳念珠菌强力袭美、港!美警告:死亡率有6成,4类人小心

【早安健康/蔡经谦报导】近期「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以惊人速度传播,不仅美国超过半数的洲已沦陷,就连香港九龙医院日前也爆发院内感染,而造成8人染疫,和较普遍的白色念珠菌不同,耳念珠菌不仅具有抗药性较难治疗,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更发现,近半数感染者会因严重感染在90天内死亡,而引起关注。

美国CDC指出,2016年仅有53人因耳念珠菌死亡,但2021年却来到近1500人,而该真菌活跃地区也从纽约等地蔓延至全美,有一半的洲都已出现病例。离台湾较近的香港自2019年出现首宗感染以来,感染量也逐渐增加,不仅2020年时玛嘉烈医院、仁济医院已出现耳念珠菌个案感染,日前九龙医院再度爆发院内感染,共有8人染疫,显见情况不容忽视。
自信能量决定你的人生!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拥有更多美好:财富、健康、人际、快乐、魅力。能量工作坊,立即报名>

耳念珠菌是什麽?5大重点值得关注:不仅有抗药性,死亡率更高达3~6成

耳念珠菌是2009年首度在日本从病人外耳道分离出的菌株,因其多重抗药性,再加上该菌株於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及非洲的医疗院所都有造成感染而引起关注。美国CDC则进一步指出耳念珠菌值得关注的5原因:

  1. 恐造成严重感染:超过1/3的患者因严重感染而死去。
  2. 通常具有多重耐药性:代表耳念珠菌对常用於治疗念珠菌感染的药物具有抵抗力。
  3. 难监别:若在没有特定技术的实验室中容易监别错误,导致不适当的处置。
  4. 已有医疗机构爆发感染:快速识别耳念珠菌感染患者很重要,才能采取预防措施阻止该菌传播。
  5. 已变得越来越常见:已在世界各国蔓延开来。

此外,美国CDC还发现,在部分患者中,耳念珠菌可能会进入血流中,并进一步扩散至全身,导致严重的侵袭性感染,进一步影响血液、心脏、脑部、眼睛、骨骼等身体其他部位。

卫福部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则於记者会说明,耳念珠菌病患的死亡率高达3~6成,由於感染後死亡率高,因此成为不容忽视的疾病。

感染耳念珠菌有什麽症状?不只发烧、低血压,还恐引起菌血症等严重感染

综合美国CDC与台湾《感染控制杂志》卫教资料,感染耳念珠菌後可能会引起,血流、伤口、耳朵感染。若该菌进入血液中,就可能进一步扩散全身,导致严重侵袭性感染,影响血液、心脏、脑部、眼睛、骨骼等身体其他部位。耳念珠菌感染以菌血症最为常见,但腹腔内、泌尿道、皮肤与软组织、肺部感染等部位也有感染的可能性。会出现的症状则包括:

  • 发烧
  • 冷颤
  • 流汗
  • 低血压
  • 疼痛
  • 疲劳

而根据台湾过往耳念珠菌患者案例,3名患者出现的症状都不太一样:

  • 50多岁男性:因糖尿病、天疱疮有服用类固醇、抗生素治疗,因皮肤感染引起蜂窝性组织炎後,发现感染耳念珠菌。
  • 60多岁男性:有糖尿病、中风病史,当年5月曾意识混乱诊断为败血性脑病变,有洗肾、中央静脉导管等管路,同年7月住院3洲,出现发烧、血压偏低等状况,发现感染耳念珠菌。
  • 40多岁男性,有外耳道胆脂瘤病史,因耳漏、耳鸣、听损、头晕等症状持续1个月,就医培养检出耳念珠菌。

谁可能会感染耳念珠菌?4类人易中标,预防首重2原则

综合美国CDC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UC Davis Medical Center)卫教资料,一般来说,耳念珠菌不会对健康民众造成威胁,但生重病、频繁留在医疗机构、免疫系统孱弱民众感染的风险较高。

其中,接受导管治疗(如呼吸管、灌食管、中央静脉导管等)的民众受感染的风险最高。其余危险因素则与其他类型的念珠菌感染相似,包括:

  • 近期动手术的民众
  • 糖尿病
  • 使用广谱抗生素、抗真菌药物
  • 重症患者:罗一钧提醒,耳念珠菌的严重感染个案,常发生在多重慢性病、重症患者身上,包括加护病房、使用呼吸器、洗肾等。

耳念珠菌不只会人传人,还可透过污染物体表面传播,因此哈佛医学院副教授Jatin M. Vyas建议,在接触他人或触碰任何物体前後,应养成勤洗手,或使用酒精消毒双手的习惯。若有亲人被耳念珠菌感染,则应暂时与家人分开,隔离至其他房间。

此外,洗手也是重要的预防之道。世界卫生组织就曾提出:「拯救生命,从清洁双手开始​​!」洗手人人都会,但是洗得确实却不一定能够落实,一般人很容易忽略指甲、指缝和手背。台湾卫福部特别以「内、外、夹、弓、大、立、腕」七字诀,宣导洗手需要确实正确,且要洗20秒才能洗得乾净。此外,酒精性乾洗手又比肥皂洗手效果来得好;若手部沾到血液、黏膜、分泌物,或者手上有伤口,则需用肥皂和水清洁:

  • 内:搓揉手掌
Read More..
Top